
七言律诗
《会诗堂》原创作品(8)
作者:仙翁
仙翁诗坛自开办以来,已历七期,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诗坛的开办目的是以最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播诗词的基本知识,同时也希望于诗词爱好者进行探讨和互动。
今天仙翁说说七言诗
近日,论坛有网友风雪夜归人作诗一首《七律*雪》,写的很好,仙翁将此诗转载到《会诗堂》仙翁诗坛,供大家欣赏,同时希望更多的网友参与和互动。

《七律 . 雪》
瑶台洒下舞蹁跹,
优雅悄然落满园。
万树梨花冬怒放,
千家庭院夜光寒。
空山不见飞禽影,
野径寻观走兽难。
杨柳门前穿棉絮,
银装素裹换新颜。
作者:黄土白云
注释:
1,瑶台,意思很多,此处应指天上神仙之所在。诗词中历代多引用,意指仙境。
2,万树梨花,引用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
3,空山不见飞禽影, 野径寻观走兽难。这两句由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一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变化而来。
仙翁点评:
整诗为描写雪景之作,有很好的文字处理能力,对于七律这一体裁来讲,作者在对仗、平仄、押韵等基本元素上都基本达到了,是一首完整的七律。
建议作者在诗文的文字表达上更精细一些,尤其是“杨柳门前穿棉絮”一句再予斟酌。
七律有七句五十六字,可以容纳很多的内容,建议一半写景足够了,下半阙若能抒情,就更好。
七律
01
先说说“律诗”
律诗包括“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有严整的平仄规则和写作要求。
不管是“五律”还是“七律”,基础都是“五绝”,由此看来,只要掌握了“五绝”的平仄规律,只要在每一句前加上“平平”或者“仄仄”,就是七绝的平仄规则,然后再把“五绝”或者“七绝”四句重复一遍,就是“七律”或者“七律”。
据仙翁多年写作的总结,告诉初学写诗的朋友不要被律诗的平仄关系迷惑,只记住这四句就可以: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四句就是构成律诗平仄的基本元素,在此基础上,只要将它们换个位置,就演变成四首平声韵的五绝和仄声韵的五绝。再加上四句,就是“五律”的平仄格式。
五言每一句的首字加上两个与之相对的平声字或者仄声字,就是七绝,加倍就是七律。
02
律诗的对仗和押韵
一般来讲五律和七律首两句和尾两句不必对仗,偶数句押韵。
律诗对仗规则: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什么是对仗?听过相声,一定知道天对地,大陆对长空,林隐隐对雾蒙蒙,等等。这就是对仗的应用。
对仗又称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没有对丈,违反平仄规则,就不是律诗!
律诗的规则和要求比较多,初学者只要能把以上这些搞明白,对于创作就基本够了。把这些基础掌握好了,其他的繁琐要求再去研究和掌握也不迟。
说到这,有没有蒙圈儿?
今天就到这,仙翁以自己的一首七律结束今天的演讲。
冬寒
夜对寒窗闻鬼怒,
浑然一片百军呼。
青笛郁郁三山裂,
小曲咽咽四海诛。
冻死英雄冰下睡,
残生草木雪中哭。
我寻星月犹迷路,
且望孤灯半尺书。
(仙翁写于1981年)
到此处,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试一试开始写点什么?
不要怕写不好,也不要难为情,万事都有个开头。
写完了,给仙翁我拜读,共同探讨和进步!
以上为仙翁个人的总结和观点,哪位大师有不同意见的,欢迎交流!
好啦!仙翁今天就说这些。有误之处,还请与指正。
如果阁下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共同探讨!
中国教育服务网(www.zgjyfww.com)
中教官网微信公众号(q910q910)原创
欢迎转载,请说明来源出处!